你真的理解線下活動嗎?用一個三維坐標來確定一場線下活動:時間、地點和流程。確定了這三個要素,則整個活動在方向上不會出大的問題。理解線下活動,我們先來用兩個案例理解時間和空間這兩個重要的關鍵詞。
空間:通過對比線下活動和線上活動來理解
線上活動自己有策劃過三次,這三次活動的形式都是一樣的,借助微信的投票功能做文章,先向微信公眾號的粉絲征集投稿,然后發(fā)起投票,通過粉絲為自己拉票實現增粉。相比線下活動,公司每個月都有做,活動當天全員出動,分工協(xié)作每個人負責一塊,統(tǒng)籌做好整個工作。
線上活動和線下活動有什么區(qū)別?給我最大的感受是線下活動成本較高,相對線上活動的成本則低很多。
針對小型的線下活動,每次需要提前準備的有三件事:梳理活動流程、清點物料、配置人員分工。比如搞一場50人的線下活動,首先寫一個策劃,然后去準備需要用到的物料,關鍵是現場,團隊七個人每個人負責一塊然后協(xié)作來服務好會場的這些人!而一些大型的線下活動,其復雜程度和工作量比小型活動多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其籌備時間則更久。
對于線上活動,印象最深的有一次活動設置了通過個人微信號報名這個環(huán)節(jié),消息通過微信公眾號一發(fā)出,參與人數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想,加好友的人太多一臺手機回復了很久,機械的操作讓我改進另外一個辦法:用兩臺手機兩個微信號來配合。每當有嘉賓報名參與活動加我微信,我會用第一個微信號提示報名轉發(fā)消息并邀請加第二個微信號,然后用第二個微信號發(fā)消息拉他們進微信群。這么做有兩個好處,一是一臺手機只進行一個復制粘貼動作,減少兩個動作切換浪費的時間,二是左手一臺手機右手一臺手機允許這樣子做,效率高。
對比后,我發(fā)現:線上活動一個人完全可以搞定。線下活動,如果只有一個人的話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線上和線下活動為什么一個成本高一個成本低?從上文總結的案例中有沒有體會到一根網線縮短了「空間」的距離。在線下活動中,團隊每個人只可以根據現場的場景來負責一塊事情,負責攝像的必須扛著攝像機活躍在現場的各個角落,負責禮儀的則會靜靜地站在某個地方,因為空間的限制,如果負責攝像的跑去做禮儀,這個切換的動作不僅需要花費時間關鍵是現場無人能補齊保證活動正常運轉。所以在線下活動中已經安排好的人員是不可以隨便亂調動的,如果不能及時補齊這個活動環(huán)節(jié)肯定會出問題。換做在網上的線上活動,只要擁有一根網線,坐在一個地方就可以多窗口同時運轉起來,只要自己不亂保證效率,這個活動是照常運轉的!
所以,線下活動受限制是在一個空間場地內舉行,而且需要配置多個人員分別安排在不同的空間位置處,相互協(xié)作,保證活動順利進行。
這就是為什么要理解空間和場景的原因,作為活動策劃人員,在選一個活動用場地的時候,究竟適合搞什么類型的活動,要做到心中有數。一個活動場地,會影響后續(xù)的布場、物料費用成本、人員分工協(xié)作以及現場的氣氛。